市人大机关开办“弘扬廉洁好家风”道德讲堂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家风是价值观,家风是规矩,家风也是福气。
˙˙˙˙˙˙
8月27日下午,在襄阳市人大机关一楼会议室,一场以“弘扬廉洁好家风”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正在举行。据悉,该单位结合第二十一个党风廉政“宣教月”活动,开办本期道德讲堂。
“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”“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”“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”“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”,现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、家教和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。
“是否廉洁齐家,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?”“是否廉洁从政,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?”“是否廉洁修身,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?”机关干部在“开场叁问”中叩问自己。
“外公那年入党时刚刚满十八,一把算盘几十年钢笔磨出花,住过深山饿过肚子吃过榆树皮,扎根基层奉献一生不说累和怕”。在“唱歌曲”环节,聆听了襄阳市优秀原创廉政歌曲《外公的家训》。
毛泽东要求子女树立“平民思想”;周恩来曾为家人立下“十条家规”;朱德曾教育引导子女“接班不要接官”;彭德怀教育侄子“近水楼台不得月”;习近平曾经为穿他姐姐的旧鞋子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,父亲习仲勋就让他把花鞋染黑了穿……在“学模范”环节,国家领导人的家风故事引人入胜。
“孝老爱亲”是我家的家风,我为小孩奶奶剪脚指甲,女儿为爷爷奶奶端茶送饭。我们现在是如何孝敬父母的,女儿长大了也会这样孝敬我们。机关年轻干部杨芳为大家分享她的家风故事时,情到深处几度梗咽。我家来自南漳的贫困山村,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们要本份做人、勤俭持家,我一辈子坚守父亲的教诲,坚决不贪不占公家的一点便宜,也把好传统传承到子女。机关车队司机刘德军谈他对家风的体会感悟,扣人心弦。
在“诵经典”环节,大家诵读诸葛亮的《诫子书》;在“送吉祥”环节,机关纪委为大家赠送了《第二十一个党风廉政宣教月学习资料汇编》。
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。在场的机关干部纷纷表示,严格自律的同时,对家人和身边人也要严格要求。传承好家风,为国家发展、民族进步、社会和谐发挥“家”的更大正能量。
通过廉政文化来“育人”“化人”是极其重要的抓手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,涵养好家风关系到干部作风,还有助于推进党风、政风、社风、民风更加清明。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、机关党组书记任兴亮如是讲。(通讯员:佘俊)